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进展、通讯 资料、消息报道
1、《地质论评》题目:文章标题要力求精炼、准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地质论评》作者: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由作者自行确定,每一位作者应是文章真正的著作权人。
3、《地质论评》作者单位:是作者完成本文时的所在单位,请用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4、内容提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交代清楚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证据、结果和结论等。但综述、评论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
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鉴于地质学论文的特点,关键词应选取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
6、引言:本刊不标“引言”字样,但必须有引言节,交代清楚本文(研究)的目的,简要介绍本文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本文的方法、目标及创新之处等。
7、正文:一般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尤其对投向英文版的论文,必须包含这些内容)。
8、图和表:为了使论文清晰明了,应多用图和表。注意,首次发表的数据必须列表给出,不得以图代替。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设计图的宽度时应优先选择以下3个尺寸:80mm(单栏)、168mm(通栏)、240mm(卧排),最大尺寸为168mm×240mm(含图名和说明)。坐标图纵轴的标注置于纵轴之左,平行纵轴,字头朝左、居中放;若右侧是另一刻度纵轴,则标注放右纵轴之右,字头仍朝左,居中。横轴标注放横轴之下,居中。顶线为另一刻度横轴时,标注放顶线之上,居中,字头向上。图、表应有名称以及相应的英文,图例注释应有相应英文。
9、致谢:组织创作、为创作提供帮助或咨询的人和单位可在谢语中表达。
10、参考文献:本刊采用著者—年制,文中用圆括号列出第一作者和年代,例:“(李四光,1945)”、“(黄汲清,1978,1984;黄汲清等,1983;Смирнов,1986;李春昱,1959;李春昱等,1980;Smithetal.,1990,1992,1996;Иванов и др.,1999)”(同时列出多篇文献时,次序按年代先后)。
1.论文要求:2版起发,每篇不得低于4500字符;来稿应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详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来稿一律采用电子版本word文档);
2.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3.本刊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保留编辑、修改、删节或节录权,若不同意请事先说明。刊发按来稿先后顺序。如出版一个月后仍未收到样刊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4.本刊发表的文稿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5.来稿均经过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30%以内,文章内容符合本刊的稿件予以刊登发表。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地质论评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地质论评杂志社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地质论评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