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硕博原创论文网!
地震学报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国际刊号:0253-3782
国内刊号:11-2021/P
审稿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0.798
创刊:1979
类别:地质期刊
周期:双月刊
语言:中文
发行:北京
综合影响因子:1.067
曾用名:
出版社:学会类
邮编:100081
主编:陈运泰
邮发: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SA科学文摘(英), JST收录(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期刊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科双奖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地震学报期刊栏目
地震学报主要栏目

主要栏目:综述、学术讨论、研究简报、学会活动。

地震学报杂志社简介
地震学报杂志简介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400字以内的摘要)一般要求不超过8000字,其中插图以不超过6幅为宜;“研究简报”类文章(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000字,其中插图以不超过3幅为宜.

2、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每篇文章包括:“摘要、关键词(5—8条)、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以及何种基金资助”等项内容.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字母、数字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对文中表示矢量、张量和矩阵的字母,请用黑斜体表示,以示区别.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文末须有“讨论”、“结论”或“讨论和结论”一节内容,需对本文研究内容有所交待.

3、文中插图线条要均匀、清楚,图片层次、反差要分明.图中内容、文字及符号须清晰,并与正文一致.插图如涉及国界,则须把图中内容直接绘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带有国界的地理图上.

4、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即每个表基本上由三条横线组成,去掉竖线(必要时可加少量辅助线).

5、参考文献应列全,而且是已公开发表的,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但可作为脚注处理.文中所引文献必须与文末所列出的文献一一对应.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如为期刊:请依次列出:作者(所有作者姓名均需列出.外国作者一律姓在前,名用缩写,但不加缩写点).出版年.文章题目.刊名(外文刊名须按标准缩写,并用斜体字表示),卷(期):起止页码;如为图书:请依次列出:作者(所有作者姓名均需列出).出版年.书名(如为外文,请在书名下画一横线).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点:出版单位:起止页码.整个文献顺序,需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排列.每个文种内需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的顺序排列,中文作者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前面均不加序号.

6、文稿中引用他人资料、数据、方法、图表及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原作者姓名、文题及来源,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7、凡经本刊录用的文章,除本刊负责纸介质的出版、发行外,还将全文的电子版上传到本刊网站、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并同时参加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出版发行.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

8、投稿请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以及e-mail地址.

地震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要求:2版起发,每篇不得低于4500字符;来稿应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详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来稿一律采用电子版本word文档);


2.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3.本刊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保留编辑、修改、删节或节录权,若不同意请事先说明。刊发按来稿先后顺序。如出版一个月后仍未收到样刊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4.本刊发表的文稿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5.来稿均经过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30%以内,文章内容符合本刊的稿件予以刊登发表。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地震学报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地震学报杂志社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地震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