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揭发连累犯是否构成立功这一问题一直饱受学界争议,有学者认为揭发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话则势必会提到连累犯的犯罪,不能认定是立功行为。有学者认为连累犯所犯的是独立的与先犯罪人罪行无关的罪行,因此是立功。但实际上揭发者供述自己的罪行时完全可以在不说清连累犯罪行的情况下讲清楚自己的罪行,揭发者揭发的是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罪行,因此是立功行为。
关键词:立功;依附性;窝藏罪;连累犯
作者简介:王蕊湘潭大学
在实践中,先犯罪人揭发连累犯对自己事后逃避刑事追究所提供的帮助行为是否构成立功一直是揭发型立功认定中的一个重要争议点。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具体案例的分析,从而达到将司法与学术相结合解决揭发型立功认定问题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月4日凌晨,被害人彭某甲、彭某乙及朋友三人与被告人蔡勇及朋友先后来到该美发厅洗头。其间双方发生互殴。蔡勇取出随身携带尖刀,先后朝彭某甲、彭某乙的身体刺戳,致二人死亡。案发后,蔡勇逃亡藏匿。同年5月,蔡勇潜回上海市与被告人李、卢在李家会面,李、卢分别资助蔡500元和200元。同年10月,蔡勇再次约见李光和卢峰。李光应蔡勇的要求,蔡学渊资助蔡勇1万元。同年11月7日,被告人蔡勇在安徽省庐江县被公安机关抓获。蔡勇到案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供述了其逃匿期间曾得到李光、卢峰和蔡学渊的上述资助。公安机关据此先后将李光、卢峰和蔡学渊缉捕归案。该案经过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被告人蔡勇犯故意伤害罪;李犯窝藏罪;卢犯窝藏罪;蔡学渊犯窝藏罪。
由这个案件学界发生疑问,揭发人揭发连累犯是否构成立功?
二、分歧观点
对于揭发人揭发连累犯是否是否构成揭发型立功存在着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揭发型立功要求罪犯揭发的是与自己所犯之罪无关其他犯罪,如果揭发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话,则势必会提到连累犯的犯罪,所以揭发者对于连累犯罪行的揭发,并不属于揭发型立功要求的犯罪人揭发的是与自己罪行无关的其他人的罪行,因此不能认定是立功行为。
另一种观点认为,连累犯所犯的是独立的,与先犯罪人罪行无关的罪行,在连累犯所犯罪行未被发现以前,先犯罪人检举揭发连累犯的罪行,是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的立功行为。
三、问题之我见
关于揭发人揭发连累犯是否是否构成揭发型立功,笔者认为构成立功,理由如下:
第一,犯罪人揭发帮助自己的连累犯并不是揭发的是与自己行为有关的犯罪行为。连累犯,顾名思义是指被它罪连累而实施的犯罪,其在结构上有如下特征:第一,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第二,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虽然事先与他人没有通谋,但在事后明知他人实施了犯罪,仍然向其提供各种帮助以逃避司法机关追诉。帮助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第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在先,没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就不会有连累犯的帮助行为;第四,连累犯的帮助行为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成罪的行为。
犯罪人揭发帮助自己的连累犯的行为定性的关键点是在于连累犯的罪行与揭发人的先罪行是否存在揭发型立功所要求的关联,如果二者之间有关,则揭发者的揭发行为不构成立功,如果无关的话,则揭发者的行为成立立功。从表面上来看,连累犯的罪行依附于揭发者的先罪行,没有先罪行就不会有连累犯的帮助罪行,因此揭发者揭发的是与自己罪行有关的他人罪行,不符合揭发型立功的规定,但笔者认为,对揭发者揭发的他人罪行是否与自己的罪行有关的判断不能仅仅依据表面的事实关联,而应当揭发者是否能在不涉及他人罪行的情况下说清楚自己的罪行。连累犯所犯之罪是独立成罪的罪行,《刑法》规定事后逃避行为是事后不可罚行为证明我国立法认为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范围确定于犯罪行为结束时,在犯罪行为结束之后犯罪人逃避刑事追究的部分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事后逃避行为既然无罪,那自然是无责,既然无责,那么连累犯的帮助行为的罪责就不能归属于揭发者事后逃避行为的罪责范围之内。既然如此那么连累犯的事后帮助行为也不能归属于揭发者犯罪行为的罪责范围之内,此时连累犯的罪行就具有责任范围上的独立性。揭发者供述自己的罪行时完全可以在不说清连累犯罪行的情况下讲清楚自己的罪行,因此,揭发者揭发的是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罪行,而第一种观点中认为揭发者揭发的是与自己有关的连累犯的罪行,这种观点仅仅从表面关联上对该行为进行定性,而没有考虑揭发型立功究竟要求的是何种关联关系,所以这种观点是片面且错误的。
第二,揭发者揭发连累犯罪行的行为构成揭发型立功。根据上文对连累犯特征的描述可知,连累犯所犯的罪行具有独立性,无论是在定罪上还是责任范围上都独立于所帮助的犯罪人,因此是否存在连累犯、连累犯构成何罪等等问题都不会影响被帮助的犯罪人的定罪量刑。揭发型立功要求揭发者揭发的是与自己犯罪行为无关的他人犯罪,既然连累犯罪行的责任不能归属于被帮助的犯罪人自己罪行的责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被帮助的犯罪人能在不涉及他人罪行的情况下说清楚自己的罪行,那么被帮助的犯罪人揭发就是与自己行为无关的他人犯罪行为,符合揭发型立功规定。因此,被帮助的犯罪人揭发连累犯罪行的行为构成揭发型立功。结语先犯罪人揭发连累犯对自己事后逃避刑事追究所提供的帮助行为,符合《刑法》“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的立功行为的规定,构成立功。
参考文献:
[1]肖巍鹏.揭发他人窝藏自己能否认定为立功[J].中国检察官,2018(08):80.
[2]刘裕利.“揭发型”立功的刑法解读[J].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2):53-57.
[3]龙洋.几种特殊犯罪形式的立功认定——以连累犯等揭发型立功的认定为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05):122-127.
[4]董超颖.论刑法中的连累犯[D].华东政法大学,2016.[5]陈芳.论我国刑法中的连累犯[D].华东政法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