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硕博原创论文网!
经济论文

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

摘要: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财政管理事业蒸蒸日上。与此同时,现行的财政体制也非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也形成了一个能够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机制,但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领域的实践和研究相对薄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但依照我国现实情况,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发展都比较滞后,加强加快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成为学术界和国家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阐述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制药有五个部分。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理论依据

1983年我国成立审计署,各地政府成立审计机关,与此同时,建立了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自1983年起我国就有了绩效审计的思想萌芽,198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试点绩效审计,到现在形成一套完整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重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可见成效显著。所以说,政府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在我国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理论基础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探索,委托代理理论、政府“经纪人”理论、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体为了不将权力集中在一人或少数人手中而委托集体外部的专业代理人才来履行本集体的权力,代履行本集体的义务和权力,包括一些决策权。但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二者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均追求各自效益的最大化。[2]代理人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作为一个“经济人”,他的所有行为不可能只是为他人服务,有时候的行为可能违背契约,为自己牟利,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代理人可能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牺牲委托人的利益。

政府代全体任命管理社会公共资源,但国家的资源属于人民,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向人民将经营管理的状况向人民汇报告知,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也在于人民。即管理过程中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做公职人员,只有一少部分人代表他们进行管理,行使公共权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政府与人民就是主权者和公仆的关系。所以就有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与上述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关系一致,所以政府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是需要人民进行监督的,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财政资金的贪污和浪费,而审计监督权作为监督方式的一种成为各级政府权力行使过程中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而传统的公共机构财务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受托经营公共财产机构的财务会计责任,是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而政府绩效审计则是对政府受托管理和经营的公共资源的效益性进行评价,财政支出部门要对其支出的效益性负责,这样的绩效监督方式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浪费不严谨的支出习惯,大大节省了财政支出。

2.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典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上层建筑也需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国家审计监督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的发展需要与现阶段的经济状况相适应。它作为一种政府监督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监督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创新,不能一成不变,止步不前。所以伴随着财政体制的不同审计监督活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政府审计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中,发挥作用的广度和力度也就有所不同。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经过经济体制变革-政府体制变革-审计重点变化的过程进行调整的。

政府审计也经历了相适应的发展过程,从把“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作为重点到“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作为主要任务,至此绩效审计已经成为今后政府审计的重点。国家审计制度与现行经济体制相照应,也是符合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3.权利制衡理论

一个国家的权力通常可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公共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具体有公共资源处置使用权力,实质上是受托公共资源责任。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中,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的委托,政府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负担着责任。政府公职人员一旦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牟取自身利益或损害人民利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公共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权力异化。想要防止权力滥用就要加强权力约束。可以通过政府绩效审计,在权力对领导干部进行制衡,监督其权力行使过程。具体表现在:通过审计报告将问题提出并提出处理措施和改进意见,也可以将审计结果公布给人民,让他们提高保护监督意识。

政府绩效审计是人民监督政府权力和财政资金运用的工具,在权力运用和资金管理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有利于凸显出我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对政府权力行使进行有效约束,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这一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需要我们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4.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最早起源于西欧一些企业的管理领域,后来才被借鉴到政府财政管理活动中,是指一个集体为了达到既定预先设置的目标,对集体经营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反馈的一个过程。要想实现绩效管理在组织内有效,必然要建立完备的绩效管理机制,首先组织在开展一个项目时要对组织或个人设定一个明确合理的绩效目标,保证项目开展是有既定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保证项目运行的进度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恰当的激励方式,如将考核与薪酬、职业晋升挂钩,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高的工作绩效,但是要注意制定的绩效目标要合理可行;接着,定时定期的进行绩效评价,对现有的产生的成果进行奖励,对与组织目标背离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在绩效管理活动中,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忌目标“假大空”,要把管理标准进行量化,如果考核标准太模糊,就会导致企业的绩效考核沦为走过场。要使绩效管理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必须重视目标管理、约束激励和结果评估这三个重要环节。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这一绩效管理步骤对财政经营活动进行绩效管理,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既然能够开展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必然对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十分重视,那么财政部门应当重视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机制,在财政支出拨出使用过程中加强绩效管理;而审计部门可以根据被审计制定的绩效管理目标和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比对,比对被审计部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绩效管理目标。

5.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指两个以上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要素的特点、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与构成方式、规范性的制度章程与运行方式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特性。系统要素是参与系统一定活动并发生作用的变量。系统与要素之间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共同发挥功能。[1]一方面,系统制约控制着要素的作用,对要素起着支配的作用。另一方面,系统对要素也有依赖性,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变化。当然,并不是每个组成要素都是同等重要的,它们有层次之分,主次之别。因此,在运用系统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要素对系统性质、结构、机制、功能及发展变化影响的程度对要素予以取舍,抓住关键、决定性的东西作用于各要素,而不是漫无目的、杂乱无章,按照一定的规律性、目的性和有序性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提炼出主要的、决定性的东西作用于系统的各个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按照某种有序性与相关性结合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国家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稳定科学的结构,但又制约着国家绩效审计的水平和发展,限制着绩效审计的范围和大小程度。与此同时,系统结构一旦变化,它的功能也就发生变化。所以说二者之间即相互对立也相互统一,相互之间的对立是绩效审计系统不断完善的动力。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原理,为我们认识和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原则是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参考文献:

[1]许峰,陈凡.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J].科技信息2007(013)

[2]孙成显,汪照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内容和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

热门期刊